学校简介

上海商学院是一所商科特色鲜明的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现有奉浦、中山西路、漕宝路三个校区,此外还有国权路办学点。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近800人。

75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秉承“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办学理念,锚定“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现代商贸环境的商科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29个本科招生专业,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架构。

学校着力加强特色商科学科专业(群)建设。应用经济学(商务经济学方向)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培育学科(B类)。先后入选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等9个专业为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4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IFT专业认证。

学校注重产、教、研协同高质量发展。开展国家级、市级“四新”项目9项,实现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建设全覆盖。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市级重点课程131门(AI+课程9门)、市级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2项。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重点改革领航学院1个、上海课程思政示范团队3个、上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3门、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项目119项。另外,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30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拥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和上海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比赛中,1名学生获酒店接待项目优胜奖,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基地联合培养的国家队选手获得金牌,近五年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学科(专项)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荣誉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00余项。

学校立足国家地方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开展高质量商业(商务)研究与咨询服务。近五年,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升,教师发表的UTD24、FT50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纸理论文章频现。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子课题、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奖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100余项决策咨询研究专报获中央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或部门录用采纳。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着力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学校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商学院合作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典范。学校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所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科教育联盟,组建国际高端智库联盟,建立中东欧海外教育基地。学校建有国家商务部授权的六大援外培训基地之一的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上海),基地累计培训来自148个国家(地区)的10700位商务官员。

学校聚焦传统商业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建有中国商业文化展示馆、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海派商业文化研究院,出版出品《上海商业百年》《上海零售百年》《上海贸易百年》等系列丛书和电视纪录片,其中《上海贸易百年》(英文版)纳入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重点工程。承办《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三季)上海赛区面试选拔活动、市级“读红色经典·做信仰传人”主题阅读活动。学校先后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第二届文明校园”“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确立的发展目标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新征程中爬坡奋进、勇毅前行。(数据截至2025年9月)